親子共學教室 // 1-6歲 兜來塗鴉樂 小魚兒老師 米粒的冒險|兜樂 TOTally KiDs 親子共學教室|芝山親子共學
最會做大道具的老師就是小魚兒老師啦!
回想起我和Leo第一次上小魚兒老師的課真的是一進教室就發出哇哇聲,
發個限時動態好朋友看到也都覺得老師超猛,草莓園做的超精緻。
前段時間因為週五在中山有課比較沒有辦法上小魚兒老師的塗鴉課,
七月週五時間搭的上趕快再來報名。
在兜樂遇到的藝術老師,美感手作真的都非常強,
各自都有很強的部分,因此會輪流報名讓Leo來上課接觸各種不一樣的老師,
小魚兒老師的課程中,會讓孩子有多種觸覺刺激,
像是大動作的塗抹、潑灑、擠壓,觸摸不同的素材,
利用不同的工具,滿足孩子觸覺感官探索的滿足。
繪本我帶米粒去旅行,讓孩子跟著米粒一起認識身體內部器官構造。
米粒的冒險這堂課是讓孩子認識器官,透過多種媒材互動,讓孩子很快的認識器官,
老師手作了大器官,讓孩子拿著器官擺放到正確位置,孩子學習力真的很強,
用這樣的互動遊戲方式,讓寶貝們知道肺、心臟、食道、腸胃、
同時也能大概了解這幾個器官在身體中主要的工作是什麼。
拿起水果、米粒投進食道中,咻~一個食物滾啊滾的跑進胃當中,
彩色的米粒孩子們可以手抓,也可以用杯子撈裝倒進食道中,
孩子們玩的嘎嘎笑,都捨不得停下來。
小魚兒老師利用塑膠袋做了肺,吸氣、吐氣,讓孩子看到肺運作時的模樣。
整個都是老師手作,和孩子們一起互動,肺在哪裡?食道在哪裡?
讓孩子自己將器官擺放到正確位置。
陪著孩子一起學習一起創作,親子共學真的很棒,
可以增進親子互動,我很珍惜可以陪著孩子學習的日子。
小魚兒老師準備了一張大圖畫紙,讓孩子躺在上面,
畫出一個跟孩子一樣大的人形,接著孩子利用工具上色後,自己貼上器官,
最後老師帶著孩子用刮鬍泡擠上大腸、小腸,再用黏土搓出便便,真好玩的一堂課。
謝謝小魚兒老師的用心。
歡迎來粉絲團互動聊天!
更多即時生活分享都在IG喔!